@KTzone » 消閒 - 電視節目討論 » 衝擊道德底線 全城議論《告白》


2015-5-22 15:24 yip923
衝擊道德底線 全城議論《告白》

描述女教師向學生復仇、大談校園暴力、直面社會及家庭扭曲價值觀的日本片《告白》,上映 10 天以來,[url=http://skystorage.aim.hk/price.php]迷你倉收費[/url]引發全城議論紛紛,不同界別、[url=http://restaurantsdecoration.com/license.php]建造業安全顧問[/url]身份,自有不同的體會。導演麥曦茵有年輕人的獨特感懷;影評人紀陶大談日本當代推理小說、電影之特點;編劇林超榮則以家長身份去看現代家庭;中大日本研究系兼任講師、日本文化評論人健吾,更親筆寫下身為老師看電影後的沉重。
麥曦茵的前作包括講香港屋鸷少年的《烈日當空》、80 後女生戀愛態度的《前度》,她看過《告白》後,指它是「本年度進場看的電影中,最值得入場觀看的電影」。
麥曦茵:不是 warning
「電影最有趣的地方,是每個人做的每件事,都影響其他人的人生。電影比原著小說更冷酷,用很美的畫面、[url=http://aime-marketing.com/partner.html]網上購物網[/url]的音樂滲出一種世界氛圍,但這只是包裝和黑色幽默,它不是真的冷漠,導演本身不是這樣的,他愛每個 character。」她欣賞中島哲也不站在成年人的角度批判年輕人,而是擁抱和憐憫他們。「縱使他們殺了人,但觀眾仍會同情他們。」
她說每個角色都不過是尋愛,卻因失落而走歪了。「兩位殺人的男生、女班長、老師、媽媽……所有人都渴望得到一些特定對象的認同,他們缺乏愛、不懂愛、失去愛,然後瘋狂地想愛。殺人是冷血無情的,但恐怖在於動機是『渴望愛』。
「松隆子(老師)做的事,不單單是復仇,而是道出一事,如果我們不向下一代正確表達愛,便會令這些悲劇發生;這不是 warning,而是真的正在發生。」最後,她還語重心長道:「我們對於社會的不公平和荒謬,不能再歸咎於下一代的錯、時代的錯,成年人是沒法逃避與下一代共存的,你若不正確地傳遞愛,下一個死的便是你。」

[[i] 本帖最後由 yip923 於 2015-5-27 15:27 編輯 [/i]]

頁: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5.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