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贊助網站載入中...
未來士兵個個是超人
# 1
不遠的將來,戰場上的士兵個個是超人?
超人力量總是限於科幻小說,但在不遠的將來卻可能變為現實。未來部隊士兵系統中的套裝在肩部縫製了一塊充滿納米機器的織物,它在受電脈衝激發時會模仿人類肌肉的動作而伸展和彎曲。這些納米機器將以肌肉的方式產生舉力,將總舉重能力增大25%∼35%,附在士兵下半身的外骨骼提供的力量甚至更加強大,整個外骨骼最多可將舉起和搬運能力提高300%。「它可以讓重量為40多公斤的男性或女性將重100多公斤的男性或女性抱離(或背離)戰場,而根本感覺不到他/她有100多公斤。」
2010年的美國大兵——
美陸軍公佈12種新裝備,年內裝備前線士兵
未來士兵需要什麼裝備?美國《陸軍時報》網站日前撰文指出,美國陸軍一直在努力確定士兵需要什麼裝備,找到最佳解決辦法,迅速將其投入戰場。結果是,最新型的裝備從想法變為現實,用不了一年時間。以下就是年內美國陸軍士兵將看到的12種裝備:
●新型狙擊步槍
這種M24狙擊步槍將配備新型300溫徹斯特-馬格南(7.62×67毫米)槍彈,使狙擊步槍的有效射程從800米擴大到1200米。配備的消聲器能減少98%的槍口焰和60%的後坐力,且使膛口噪音降低32分貝。
●戰術突擊面板(TAP)
可使士兵攜帶更多彈匣。
●簡易爆炸裝置(IED)探測雷達
透地雷達可識別埋在地下的地雷和爆炸裝置,即便它們是非金屬、無磁性的。這種簡易爆炸裝置探測雷達已有部分投入阿富汗戰場。
●增強型夜視護目鏡
增加了熱探測功能,使士兵能在各種天氣情況下於夜間看到人與車輛的熱特徵,300米內有50%的可能性,150米有80%的可能性。陸軍目前已投入7.7億美元,為5萬名士兵提供這種夜視護目鏡。
●隔牆探測器
這種用電池供電的輕型探測器,利用雷達波透過8英吋厚的土坯牆或其他障礙物發現人體目標。
●T-11新型降落傘
可攜帶更多裝備,滿足跳傘總重400磅的傘兵安全降落到地面的要求,使傘兵著陸時衝擊力減少49%,損傷大大減少。T-11降落傘將在五六年內取代所有其他降落傘。
●輕型防彈衣
第二代改良版「外穿戰術防彈背心(IOTV)」能使士兵減輕15磅的重量,同時又能保護士兵面對7.62毫米穿甲彈的襲擊而大難不死,還能抵禦火焰和榴霰彈的攻擊。
●改進型陸軍作戰服(ACU)
新的陸軍作戰服採用迷彩款式,褲袋有紐扣,耐火性更佳。
●新式卡賓槍
很快美軍普通步兵就可以用上目前特種部隊才裝備的改良版M4A1卡賓槍,這款改良後的卡賓槍,槍管更重,並有自動火力控制功能。
●中號帆布背包
無數部隊遞交過同樣的報告:對時間較長的作戰任務來說,突擊背包太小了,可供三天用的帆布背囊又太大了。新的中號背包提供了解決辦法。
●新軍靴
軍方正評估3種更輕便更耐磨的軍靴,預計在2011年初就能發放。新軍靴最適合阿富汗那種崎嶇不平的地形;此外,其獨特的設計還能在給雙腳保溫的同時不引發出汗。
●「綠色子彈」
軍方2006年的一項調查發現,敵人在身中數槍後往往還能繼續戰鬥。新的M855A1增強型子彈在較短距離內具有更大殺傷力,敵人會被當場擊倒。陸軍計劃明年生產2億多發新子彈。(新華)
2020年的美軍戰衣——
集成納米技術、外骨骼和流體身體護甲,感知技術超強
美國陸軍正在開發一種先進的步兵套裝,它將提供超常力量以及比迄今為止任何套裝都要高的防彈性能。此外,借助廣域網和隨身計算機,士兵將更清楚周圍態勢和自己的身體狀況。
到2020年,美國陸軍將推出一套集成了納米技術、外骨骼和流體身體護甲的戰衣。但目前,這些技術僅處於概念階段。下面是該戰衣最終型號的一些基本組件:
●頭盔:
頭盔中配有全球定位系統接收器、無線電以及廣域網和局域網連接,可以給指揮官提供有關部隊確切位置的數據。
●士兵生理狀態監控系統:
戰衣的這一層最接近身體,其中配有各種傳感器,用來監控士兵的生理指標,如心率、血壓。戰衣會將信息傳遞到軍醫和戰地指揮官。
●流體身體護甲:
這種護甲所採用的材料為磁流變流體,這種流體在不施加磁場的情況下將保持液態。在施加電脈衝後,它會在千分之幾秒內從軟態變成固態。
●外骨骼:
外骨骼由輕質復合設備組成,這些設備連接到士兵腿部來增強力量。
●未來戰衣的感知技術:
與以往相比,未來的士兵將會即時獲得更多信息。美國陸軍當前部署了一種稱為藍軍跟蹤(BFT)的系統,該系統使得指揮官能夠跟蹤各個單位的移動情況,實時瞭解戰場並將信息提供給友方。這一系統將嵌入戰衣,並由位於士兵背部下方的計算機連接到局域網和廣域網上,從而實現數據傳輸。
從本質上講,這是從科幻電影《星際漫遊》中借用的一個主題。戰場中的一切都是傳感器,包括車輛、旋轉翼、固定翼、飛行器、地面車輛、單個士兵或無人操縱機器人平台。未來部隊可以向它們發送數據或從它們獲得視頻或音頻數據。
士兵無需放下武器即可利用頭盔中的語音激活式下拉屏幕來訪問信息,該屏幕嵌入在一副透明眼鏡中,效果如同17英吋的屏幕。該屏幕可以顯示前方偵察部隊、衛星或飛機提供的地圖和實時視頻。
未來部隊士兵之間的通信將使用傳感器來測量顱腔的振動,而無需使用外置麥克風。這種骨骼傳導技術使士兵能夠互相通信,這些功能使士兵「能夠知道狙擊手或迫擊炮來自何處,同時又能消除特定分貝的噪音以保護士兵的耳朵」。 (博聞)
單兵裝備
是戰力倍增器
提到軍事裝備,我們第一時間會想到巍峨雄偉的軍艦、氣勢非凡的戰機、導彈。這些固然重要,可以給敵對勢力以強大的震懾和威脅,可以在戰略角逐中起到決定性的作用,但與此同時,千萬不要忽視了不起眼的東西——每一個普通士兵的日常裝備。
從20世紀80 年代末以來,世界各主要軍事強國紛紛投入巨資,致力於先進單兵裝備的研發。最突出的是,在單兵武器平台上「嵌入」數字化部件,包括指揮控制、通信設備和定位設備等。專家認為,數字化單兵裝備已成為作戰效能的「倍增器」,其作用大大超出機械化時代的單兵作戰效能。
除了數字化技術之外,單兵作戰裝備還必須貼近戰場上的真實需求,經得起實戰考驗。以美軍為例,美軍歷來重視對裝備的「戰地總結」,前線士兵的反饋可以促使軍方及時調整裝備,使之更適應反恐作戰。美國軍方2008年「年度十大頂尖陸軍裝備」名單裡,快速止血紗布令人意外入榜,因為在反恐戰爭前線陣亡的官兵中,絕大多數死於大出血,1/4在負傷5~10分鐘之內就因大出血而送了命。這種快速止血紗布的出現,大大降低了士兵的戰場死亡率。
這說明,單兵裝備一個關鍵問題是向什麼方向發展。貪大求全不可取也不可能,要有目標地去改進裝備。什麼目標呢?簡而言之就是針對特定的作戰任務和作戰對像(假想敵)去提升單兵裝備水平、改革戰法。俄羅斯在車臣戰爭當中,就曾經為此付出過慘烈的代價。(葉成雲)
# 7